岗位建设
专访永康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周启标:扛起更高责任担当,把“金门面”擦得更亮
( 2019-05-23  点击率:1872次 )
2019年5月26日,第十届中国(永康)国际门业博览会即将启幕。作为行业“窗口”和“晴雨表”,门博会折射了永康乃至全国门业的崛起与转型。10年砥砺前行,门博会为何始终能够走在前列、行稳致远?其给门业乃至永康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?接下来,又将如何继续擦亮“金门面”?带着这些问题,市场导报记者专访了永康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周启标。

市场导报:今年是永康门博会第10年,10年来,门博会走过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?


周启标2010年5月26日至28日,首届中国(永康)国际门业博览会举办。10年来,门博会以“相聚门都,合作共赢”为宗旨,涵盖展示交易、专题论坛、合作洽谈等内容,已经成为永康扩大开放合作和门业产业发展的新平台。


10年来,门博会规模不断扩大,效益不断凸显――展出面积从首届的4万平方米增加到第9届的8.5万平方米,参展企业从568家发展到第9届的927家。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,展会成交额大幅增长,从首届的16.8亿元增加到第 9届的 32.1亿元,增长了91.07%。今年门博会共申报展位1261家、同比增加3.5%,经审核后共有945家企业参展。可见我市的展会效应正在不断增强。


专业性不断强化,引领性不断增强――历届门博会开展了专题论坛、培训讲座和其他相关配套活动,促使门博会专业性和引领性不断增强。第3届门博会首开网上展会,搭建了一个“永不落幕的门博会”,第9届网上门博会访问量达 67.2万人次,增长208.26%。


影响力不断扩大,竞争力不断提高――历届门博会都紧紧围绕当时形势,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主旋律,充分发挥了产销对接、企业品牌宣传与传播、信息发布、贸易与合作、行业思想碰撞与交流、门业文化理念传播等六大平台的重要作用,成为一场全球门业行业聚焦的盛会,一项各方高度关注的盛事,品牌效应日渐显现。


市场导报:10年门博会对“中国门都”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?


周启标一年一度的门博会为永康门业企业发展壮大、融入国际市场搭建了广阔的平台,促进了门业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。


门博会作为永康对外开放、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,为促进门业行业自主创新、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。10年来,永康门业制造业总产值增长了2.5倍以上,达200多亿元;年产各类门产品增长了1.2倍以上,年产各类门具3000万樘,产品产值、产量均跃居全国之首,门业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,2009年永康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授予 “中国门都”,2015年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“中国门业采购基地”。门博会已成为门业企业“发声”和展示的平台,不仅集中展示了门业制造业的高质量制造实力和创新能力,还集中展示了门业企业的创新模式与方向,为门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。



门博会举办的10年,永康门类制造加快融入全球制造体系,门类产品出口量占全国的2/3,国际市场竞争能力逐步增强,许多门业企业借助门博会平台走向世界。永康已当之无愧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门业集聚度最高、市场辐射最广、标准引领最强、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成果最多的产业集聚区。


市场导报:中国科技五金城在永康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接下来,如何把这张“金门面”擦得更亮?


周启标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排头兵,中国科技五金城要根据国企改革要求,加快改革创新,排除万难,加快股改上市步伐,盘活和优化资产,增加资本收益率,向市场经营管理要效益。


当前,五金城电商发展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,要加大创新力度,建立决策机制、激励机制,在经营机制上要更加灵活,激发营销团队的积极性。要无中生有,放开做好电商,盯牢把蛋糕做大,而不是做小,不要怕它化掉、坏掉,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。


中国科技五金城关乎到整个永康的发展大局与地方形象,要扛起更高的责任担当,搞好经营管理,进一步擦亮永康的“金门面”,为永康五金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




市场导报:2019年,永康提出要加快向“智造强市”跨越,相关举措有哪些?



周启标过去一年,永康坚持质量引领,工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。2019年,要以数字经济驱动产业升级,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,加快向智造强市跨越。具体而言,要深化“中国制造2025”浙江行动试点,推行“企业数字化制造、行业平台化服务”行动,争取9个数字化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并在行业推广,建成智能化工厂(车间)3个以上,新增金华重点技改项目70个、智能化技改项目50项、上云企业1000家,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%以上。


【返回】